10月底前,对年度计划完成情况进行考核,并网规模未达新增建设规模50%的,调减下一年度规模指标。
多重难题亟待解决国家太阳能光热联盟理事长王志峰博士表示,目前国内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产业规模,工程造价较高,技术装备制造能力弱,缺乏系统集成及运行技术。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王霁雪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明确太阳能热发电工程项目的上网电价,结合目前示范项目的申报,通过竞争性的方式进行推优,形成可以覆盖200万千瓦~300万千瓦容量的临时价格;规模化基地宜在一定技术保障前提下,按基地进行价格竞争。
电价改革还宜先行太阳能光热发电以其与现有电网匹配性好、光电转化率高、连续稳定发电和调峰发电能力强等优势,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极有可能成为我国未来份额最大的新型能源,从而引导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究其原因,孙锐将其归结为上网电价的悬而未决融资不利,资金链维持难度很大。因此行业信心不足,缺乏有实际运营经验的项目方和承包商以及缺乏成功的大型参示电站项目。光热发电的关键部件聚焦集热管的生产技术长期被德国肖特和西门子两家公司垄断,且产品售价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国内光热发电行业的发展步伐。
发展迎来实质阶段中国改革报、改革网记者了解到,一直以来,我国持续关注和支持太阳能热发电项目:2006年科技部颁布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2007年国家发改委颁布《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2011年国家能源局颁布《国家能源科技十二五规划》,均把太阳能热发电明确列为重点和优先发展方向。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王霁雪建议,国家主管部门应尽快明确太阳能热发电工程项目的上网电价,结合目前示范项目的申报,通过竞争性的方式进行推优,形成可以覆盖200万千瓦~300万千瓦容量的临时价格;规模化基地宜在一定技术保障前提下,按基地进行价格竞争。上半年以来,协鑫集成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以全球领先的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定位,打造综合能源系统集成4.0,以客户需求大数据挖掘为基础,实现产品集成、技术集成、运维集成、金融集成、行业标准集成和产业集成。
协鑫集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重组的组件项目是按照工业4.0智能化工厂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并采用国内最先进全自动高效组件生产设备。公司股票于10月23日(星期五)开市起复牌协鑫集成自8月份重组上市以来,获资本市场高度关注,十月份以来也连续走出一波上涨行情,自9月29日截至10月14日收盘,股价由6.4元/股上涨至10.69元/股,累计涨幅达67%。协鑫集成根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将重组的组件项目是按照工业4.0智能化工厂设计理念规划、设计,并采用国内最先进全自动高效组件生产设备。
协鑫集成完成收购江苏东昇及张家港其辰100%股权后,将拥有超过4GW的组件制造产能,主要生产高效电池组件,完善产业链布局,跻身世界一流高效组件提供商的行列。协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协鑫集成)发布公告称于2015年10月22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通知,经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于2015年10月22日召开的2015年第89次并购重组委工作会议审核,协鑫集成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获得有条件通过。
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以客户需求为中心,连接协鑫集成光苏州设计院的系统设计,客制化高效的96片特大高功率组件、PERC单晶电池组件、PERC多晶电池组件等核心产品,并配套集成一站式综合能源解决方案结合金融保险、运维等服务,满足光伏电站25年以上持续稳定运营质量需求。协鑫集成董事长舒桦表示,此举将有助于协鑫集成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完成客制化系统集成产品的生产,并降低光伏系统的发电成本,也将为未来协鑫集成网上交易平台提供更多选择。上半年以来,协鑫集成抓住产业发展的机遇,以全球领先的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的战略定位,打造综合能源系统集成4.0,以客户需求大数据挖掘为基础,实现产品集成、技术集成、运维集成、金融集成、行业标准集成和产业集成。2015年下半年协鑫集成现有业务和新增业务所贡献的业绩将会比上半年更大的提升,据协鑫集成公告,该公司1-9月净利润预计将达2.5-4亿元,对全年完成6亿元的利润承诺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同时,本次资产重组将优化协鑫集成的资产结构,对公司开展互联网金融和金融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平台。逐步完成从系统产品制造商向咨询服务商转变,从光伏系统集成商向综合能源系统集成商转变,从产品提供商向产品标准和服务标准提供商转变。公司股票于10月23日(星期五)开市起复牌。2015年全球光伏装机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国内需求增长更为强劲,国家能源局全年装机目标从年初的17.8GW提高到23.1GW,为协鑫集成光伏组件产品和综合能源系统集成包出货量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三十万元的扶贫资金发给老百姓一下子就没有了,如果集中起来搞光伏电站,不仅可以增加村集体收入,还可以逐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这个办法可行。永定区域内省政协委员将为这一产业建言献策,让光伏发电产业更好地造福当地百姓。
早期的光伏电站都是采取余电上网的方式,上网电价加补贴后为每千瓦时0.83元,目前全额上网电价为每千瓦时1元。张日斌表示,光伏发电产业是今后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的方向,但各种配套政策仍有待完善。
磜下村有1380多人,村民收入主要靠种植毛竹和外出打工,长期以来不仅村集体收入为零,村民增收也很缓慢,是省定重点扶贫村。据永定县电力公司副总经理陈银霞介绍,按照有关规定,自然人建设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由电业局统一向发改委备案,备案后电力部门给予并网并按月结算补贴。另外,考虑到贫困户的实际困难,这9户每户投入的1万元除了由区农业局补贴3000元外,其余的7000元以村委会名义担保向金融机构贷款,区农业局还给予贴息。光伏发电是清洁能源,建设期短、应用广泛、基本不占用地指标,而且永定太阳能资源这么丰富,我们很看好今后的发展前景。福建省经信委、发改委等七部门也印发了《福建省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六条措施》,要求条件较好的地区建设国家级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示范乡镇及示范村,支持个人利用自有住房的屋顶安装使用用户侧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这些都为新兴的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不少业内人士认为光伏发电产业的春天已经到来。在偏远的永定区堂堡乡磜下村,村支书阙培汉指着村部屋顶的电池板说。
对于当地光伏发电产业的未来,曾经就此参与过专项调研的永定县政协经济科技委主任张日斌说,光伏发电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模式,前景广阔。对于光伏电站的未来前景,张育海十分看好。
集中有限的扶贫资金建设屋面光伏电站,用电站较为稳定和长久的收益解决村集体收入和贫困户的增收问题,磜下村开辟了永定区光伏扶贫的先河。我们二期准备投入1800万元左右,建设2兆瓦的光伏电站,采取全额上网的模式,上边发电下边种植,建设农光互补的现代农业典型。
目前看来,建设光伏电站收入比较稳定,建好后也基本不用管理,不失为一条可行的路子,准备在全乡进行推广。永定一中副校长俞联斌说,这个电站是前两年由该校校友福建光博太阳能电力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郑衍增捐赠的,每年发电约7000千瓦时,基本能够满足整栋楼的用电需求,除此之外这里还是一个科普基地,能够让学生对太阳能发电有个直观的感受。
在位于城区的永定一中办公楼楼顶,也有一个装机容量为5千瓦的光伏电站,这个电站是当地第一个由法人在电力部门备案建设的光伏电站。那么,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现状究竟如何?11月初,记者来到近年来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较为迅速的龙岩市永定区进行了采访。此外,由于光伏电站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基本都是建设在屋面,遇到台风等极端天气,电站所有者损失惨重,并容易导致伤人事件发生。发展隐忧不容忽视据了解,永定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年日照时数约1423小时,每平方米面积一年接受的太阳辐射总量约为4939.6兆焦。
然而,在张日斌看来,光伏发电产业在前景看好的同时,也有不少制约发展的瓶颈,主要包括宣传不足、规划缺位和扶持力度不够等,其中最主要的是资金、政策以及保险等方面的配套不足。根据《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中的太阳能资源区划标准,当地属于资源丰富地区,较适合建设太阳能光伏电站。
不仅可以满足基地里大棚种植的抽水灌溉、照明需要,电池板还可以遮阳挡雨,连彩钢瓦都省了。乡里也想了很多增收办法,但由于受地理条件等的限制,各村的发展一直没什么进展。
堂堡乡纪委书记谢学优告诉记者,该乡是传统的农业乡镇,10个建制村全部是空壳村,集体收入为零。截至10月底,当地经自然人建设的光伏电站已备案65家总装机容量1400千瓦,正在办理中的有42家,而2013年至今年5月初,备案的只有26家,当地光伏电站发展的井喷之势由此可见一斑。
根据当地有关部门的测算,2014年底永定区共15万住户,每户按100平方米(8平方米装机1千瓦)屋顶用于光伏发电建设,如有10%户数参与,则固定资产总投资可达15亿元,相当于2014年全区工业投资的26.4﹪;可实现装机容量18.75万千瓦,营业收入2.2亿元,业主户均收入1.5万元,全区人均增收400元以上,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投资拉动十分惊人。村里有一户郑姓人家,几兄弟都在外工作,70多岁的老母亲不愿意外出独自在家。目前,与福建省情况相近的江西已经出台政策,对于建设光伏电站,按照装机容量每瓦补贴2元。考虑到老母亲年迈后的生计问题,几兄弟一合计集资八九万元,利用老屋的屋面建设了一个装机容量10千瓦的光伏电站。
企业主张育海介绍说,公司投入100多万元建设了装机容量160千瓦的光伏电站,月发电量大概在2万千瓦时,公司自用3000多千瓦时,其余的卖给电网。但遗憾的是,这二者目前都是空白,不利于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
光伏电站遍地开花站在永定区湖雷镇的嘉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观景台上,基地里总面积1080平方米、大体呈十字形的太阳能电池板带十分醒目。2012年7月以来,中央、国务院及国家能源局先后19次研究或发布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和关于进一步落实分布式光伏发电有关政策的通知。
据张日斌介绍,目前,光伏电站每千瓦装机容量的建设成本约为7500元,而且只能一次性投入,对于有条件又有意愿发展光伏电站的群众来说,资金是个大问题。这种模式可以说是精准扶贫的一种新方法,前景大家都比较看好。